还记得,那个夏天的分配会上,我在选择分配项目时,填下了印尼上西索凯抽水蓄能电站施工项目。
印尼,海外。未知的远方究竟是什么样?我想亲眼去看看。
“趁年轻,多走在路上。”在22岁的年纪开启一场未知的旅程,满怀激情,心向未来。
初抵项目部
我们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汇合,带着无法言喻的兴奋与激动,兴高采烈地讨论到达印尼后的一切。即使因为台风天气原因,航班延误了2个小时,我们在候机室里依旧火热地畅想着未来,热烈的气氛丝毫不减。
凌晨1点半,飞机降落在雅加达·苏加诺·哈达国际机场,项目部的领导和同事早已在出口处等着大家。
第一次出国,人生地不熟,我们这群新人在过海关时耽搁了不少时间。但万幸,一切顺利,也留下了我们在海外的第一张合影。在天光渐亮的夜色中,我们乘车赶往项目部。
一场未知且充满挑战的旅程拉开序幕!
项目部位于西爪哇岛Cisokan河上游的山区中,距离首都雅加达约190公里,大概5个小时的车程。这条进出项目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,对于晕车的我尤为折磨。
“项目部到了!”结束了一路的颠簸,往车外看去,一排排蓝白色的营地出现在眼前。下了车,走进宿舍,稍作收拾的我倒头就睡。
躺在松软的床上,迷迷糊糊中想起原来自己已经到了国外。
项目部生活
营区虽小,五脏俱全。这里食堂、宿舍、健身房、篮球场等设施应有尽有。虽然是海外项目,但配置十分完备齐全。
在项目部的“衣食住行”中,我对“食”“住”最满意。项目部配备了中国厨师,满足大家的“中国胃”。每到周日,食堂还给大家加餐,有牛肉火锅、排骨火锅、鸡子火锅……大家吃得酣畅淋漓,全身冒汗。住宿方面,项目现场实现了标准化宿舍,独立卫浴、柜子、桌子等一应俱全,让我不禁感叹,仿佛重回大学生活。
项目部的生活是平淡规律的。从宿舍到食堂、办公室,不过多走几步路的距离,对于不喜欢通勤时间长的我来说,这实在是一件好事。有人在这平淡的生活中培养了一门爱好——种花养草,特意养在宿舍楼下,绿意盎然。每次上下班路过门口,都不禁朝这里多看几眼。
项目部位于深山,远离市区,生活有时也是单调无聊的,有时想买东西也得周六去镇上买,对于生性活泼好玩的人来说可能是个折磨。但于我,这并不是大问题。
海外、抽水蓄能、深山……早在选择印尼项目之前,我就已经考虑过这些因素带来的不便之处。我深知,作为一名海外工程建设者,要经得起艰苦、耐得住寂寞,如此才能做得了实事。
万隆记忆
虽然来印尼不过两三月,但也留下了诸多美好回忆。国庆期间,项目部特意组织新员工到万隆团建。
憋了半个月的我们自然十分兴奋,趁着难得来一回的机会疯狂购物,每个人都满载而归。我们参观了万隆的动物园。那天园内人并不多,给我们的观感体验很好。
准备返程前,我们在越南菜餐厅一起吃饭。大家围坐在一条长长的桌子旁,甚是引人注目。
吃完饭已经是晚上7点了,回去的途中,我们在车上兴奋地讨论着、欢笑着,期待着下一次去万隆看火山。我靠在车窗边听着,平时蜿蜒曲折的山路似乎也不再那么令人难受了。
短短几月,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工作和生活,于以前的我来说,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,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和迷茫。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亲身体验,我发现并不需要过多担心。
在异国他乡,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,或许这就是我22岁的青春。未来我还会在这里写下更多、更精彩的青春故事,与爪哇国碰撞出更多炫彩的火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