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公司“四大转型”推进工作会召开,为加快推进创新驱动、绿色低碳、数字智慧、共享融合“四大转型”全力谱写谈球吧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谋划蓝图,指明方向。会议结束后,各单位迅速掀起学习宣贯热潮,具体如何干,来听大家怎么说。
电力公司
图 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“光热储能+”项目
谈球吧电力公司深入践行中国能建《若干意见》、“1466”和“四新”能建战略,紧紧围绕“创新、绿色、数智、融合”核心发展理念,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一是加快推动创新驱动转型。将大型工程施工机械电动化、智能化、无人化业务作为重点新业务方向,确保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。积极参与中国能建综合储能、一体化氢能等新兴产业布局,推动公司新能源产业不断升级。
二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。立足新能源业务“第一发展引擎”定位,充分发挥公司在能源电力行业长期深耕优势,拓展业务领域,壮大业务增长“基本盘”。紧盯“两网”大型输电通道建设、国家风光能源基地开发和特高压交流主网架设项目需求,积极拓展清洁能源外送工程业务,坚持为绿电输送提供产业支撑。
三是加快推动数字智慧转型。用好“四大数字化平台”,全面推进管理工作“上线”“进网”。完善“数字化管理综合平台”“挂图作战”、项目信息“一张表”等自建系统,挖掘数据价值。加强BIM中心建设,加大BIM与设计、施工融合力度,为优质履约赋能。
四是加快推动共享融合转型。积极参与中国能建风光新能源和“沙戈荒”治理、现代农业等融合项目开发,以“能源+”“+能源”等方式,探索市政、水利、交通机电等主营业务以及环境保护、治理等生态业务与能源电力业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、新业态,打造一批标杆性、引领性项目,建立差异化融合发展竞争优势。
北京电建
图 聚达新能源工程项目
北京电建公司针对“四大转型”工作推进会要求对标对表、系统谋划,围绕增强核心功能、提高核心竞争力,全力抓好集团会议精神和实施方案的落实落细。
一是提高政治站位,深刻认识“四大转型”核心要义,切实把牢战略主动,聚焦四个“更加突出”,全力推进“四大转型”目标任务落实落地。
二是依靠创新驱动转型,开展核心技术攻关。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,加强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攻关,扩大行业影响力,增强市场开发话语权。
三是依靠绿色低碳转型,深耕绿色低碳业务。积极践行国家清洁能源建设总要求,抢抓“双碳”战略机遇,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力,促进绿色业务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。
四是依靠数字智慧转型,推动传统业务高端化。通过项目数字化、智能化,大力推进项目智能建造体系,赋能传统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。
五是依靠共享融合转型,加强核心业务与培育业务融合。依靠公司新能源核心业务,探索交能融合、产能融合、数能融合等融合落地实践的新模式、新路径,助力公司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。
广西工程局
图 文山风电项目
广西工程局以中国能建《若干意见》、“1466”和“四新”能建战略为指引,深入践行国有企业新使命新定位,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速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。
一是坚持创新驱动,筑“转型根基”。通过优化整体业务布局,成立新能源工程处和电力工程处,以资质提升作为升级导向,构建专业化、差异化、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布局,同时大力实施“436”人才工程,持续推进机构精简、治理体系和制度体系的提档升级
二是融入绿色低碳,绘“转型核心”。紧跟绿色能源发展态势,针对新能源建设领域深耕发力,延伸新能源产业链条,快速提升新能源业务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规模。
三是推动“数智”转型,赋“转型动能”。深化产业数字化应用,深入应用智能建造、BIM、一体化系统等数字赋能,以三亚西水中调项目BIM平台为数字试点,进一步辐射所属在建项目,以智慧建设为导向纵向贯穿项目建设体系。
四是强化融合转型,明“转型战略”。持续深耕安哥拉、菲律宾、肯尼亚等重点国别,通过战略合作、资源整合及内部协同等方式,全方位融入“三位一体、三级递进”大市场体系。
水泥公司
国家级“绿色工厂”谈球吧宜城水泥公司
水泥公司将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“头号工程”,加快创新驱动转型,持续完善创新平台,继续深耕绿色建材领域,建好用好绿色建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不断加强高精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引入,深化与科研院校交流合作,促进“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,全面打造“创新高地”,构筑发展“新优势”;坚定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,深挖生产全过程节能降碳潜力,持续加大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力度,聚力推动替代燃料研究应用全面铺开,不断延展水泥窑协同处置领域,进一步提升各层级碳资产管理水平,创新发展碳金融、绿色融资新业态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拓展高质量发展“新空间”;加速推进水泥智能制造,围绕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,聚焦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、智能化,大力研发引进行业前沿智能化技术和装备,加强水泥智能工厂示范线建设,优化培育智能工厂建设及运营团队,全面激活发展“新动能”;倾力开创一体化发展新格局,加快推动核心业务做强做大、关联产业一体化运营做精做优,坚持国际业务优先优质协同发展,积极寻求水泥产业与战新产业融合发展,构建上下游全产业链一体化竞争优势,抢占发展“新赛道”。
供应链公司
图 项目驾驶舱
供应链公司积极落实集团“四大转型”要求,聚焦“强链增效”发展定位,建设现代供应链管理体系,持续提升供应链资源整合、服务保供、降本增效和价值创造“四大能力”。
一是扎根主业强链增效,进一步创新供应链服务价值。强化商业模式创新,加快探索集团投资项目“甲供甲控”和承包项目“主动战采”模式,推动大供应链服务、一体化服务;加强行情跟踪分析,把握确定性机会做好价格趋势管理,提高供应链价值空间。
二是打通场景加快迭代,进一步建强数字化竞争优势。发挥数字化军团灵活机动优势,加快数字化产品线迭代,完善三级驾驶舱、数据智慧运维中心等整体解决方案,创新数字化产品体系,拓展城市大脑、数字乡村等数智化场景。
三是致力于绿色低碳发展,稳妥推进碳资源开发与交易。大力开拓大型林业碳汇和新能源碳减排项目,搭建碳资产管理平台,培育碳咨询、碳金融等业务能力,帮助客户盘活碳资产,挖掘碳价值。
四是致力于共享融合发展,稳步开展供应链生态融合探索。积极探索基于工程主业和企业自身优势的融合发展之路,推进产业链、供应链、价值链融合发展,打造工程建筑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。
综合管理中心
图 宜昌基地
综合管理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,为集团公司当好“四大转型”先锋队和主力军贡献更多力量。
一是坚持以创新引领全局工作,突出价值导向和高目标导向,紧密结合职能定位,全方位推动管理创新、服务创新、经营创新、模式机制创新和窗口平台工作创新,系统打造差异化发展新优势。
二是坚持以绿色厚植生态价值,巩固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,积极探索推动宜昌基地绿色低碳发展,助力公司更多绿色低碳项目落地。
三是坚持以数智提升效率效能,建立宜昌基地资产管理数智化平台,积极争当公司各项管理数智化的试点,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四是坚持以融合拓宽发展空间,充分发挥政、企、民桥梁纽带作用和窗口平台优势,在善于统筹、善于借力、善于联合、善于协同中抢抓发展机遇、筑牢和谐稳定大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