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2日,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,记者深入位于皖西大别山深处的和襄高速公路建设现场,挖掘这条高速背后的“绿色基因”。
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和安徽省“五纵十横”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,和襄高速公路承载着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任。
透过无人机镜头,一条蜿蜒的“绿色绸带”在绿水青山间舒展。谈球吧在线集团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二标段项目负责人刘波表示,“和襄高速穿行于多个自然风景区,周边水系丰富,农田村庄环绕,这对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工作提出极高的要求。因此,从设计阶段起,绿色低碳、节能减排理念就深植工程的每一处。”
节能技术在建设中广泛应用。变频塔机的精准操作,实现塔吊零速制动;太阳能电池板为生产生活用电提供清洁能源;LED灯在有限空间作业中照亮每一个角落。
走进项目智慧拌合站,旋转喷雾系统不间断地向空气中喷洒水雾。据了解,拌合站降尘用水大都来自生产中的废水,通过三级沉淀池,带有混凝土残留的废水经过砂石分离和泥浆沉淀后,砂石得以回收再利用,清水则储蓄用于降尘,几乎实现废水零排放。
记者了解到,项目全线场站均采用封闭式建设,并配备噪音扬尘在线监测设备、自动洗轮、喷淋系统及三级沉淀池等,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实时监测碳排放,确保各项指标始终处于可控状态。
新闻链接:https://www.peopleapp.com/column/30048869921-500006218039